SERVICE PHONE

400-376-4721
  • 诚信为本,bwin必赢在线登录入口,诚信永远不变...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bwin必赢官网在线登录入口走在前作表率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四)

发布时间:2023-09-22 点击量:935

  地处津冀交界的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镇邵七堤村,是永定河流域天津段承接上游泄洪的“第一站”。

  “我们村地势低,村北就是永定河,每年汛期我们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今年的防汛抗洪大战,深深烙在了邵七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寇之明的记忆里。回想过往,他深吸一口气,“怕什么来什么!好在大伙儿都没事,人在,家园就在。”

  邵七堤村这个位于蓄滞洪区内的村庄,常住人口247户、626人,作为村里的“一肩挑”,寇之明心系百姓,肩挑大义。切实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寇之明带领村“两委”挑起的重担。

  “他吃住在村委会,其实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忙起来连着几天不怎么休息,一碗泡面从正午吃到傍晚。”……谈起53岁的寇之明,并肩战斗的村干部和志愿者们心疼地说,“他心里装的都是村民的事。”

  7月31日下午,永定河洪水红色预警拉响,需要立即转移安置村民。接到相关命令后,寇之明带领党员干部和村民志愿者挨家挨户劝说,“一开始,村民们顾虑多,有人担心财物丢失,有人担心家畜没人喂,村干部敲门敲了六轮。”

  “村干部就要防汛重担挑得起,不解、埋怨装得下,千头万绪解得开。”寇之明带领村干部一次次冲锋在前。

  村民转移安置后,寇之明又带大伙儿看护家园、巡堤守堤、为安置点困难群众买药送药……

  8月11日,武清区境内永定河水位波动下降。12日,泛区内村庄洪水逐渐退去。17日,邵七堤村转移安置群众回家了。

  水电气有了,道路干净了,看着从安置点回来的人们面带微笑,看到村民家的燃气灶重新燃起腾腾火苗,寇之明松了一口气,“有党的领导,有群众的支持,再大的困难,都会过去。”

  虽已年近花甲,却依然坚守在防洪抢险一线,发挥着党员带头作用,为村民筑牢安全防线。他就是滨海新区太平镇红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田炳昇。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8月,太平镇区域内子牙新河水位不断上涨,防汛抗洪形势严峻且复杂。“咱村提早准备、全员严阵以待,让村民们安心!”田炳昇撂下这句话,冲在最前头。

  在田炳昇的带动下,预警信号发布后,红星村第一时间成立防洪抢险工作小组,逐项部署防洪抢险任务;党员、村民代表及退役军人纷纷请缨,加入到抗洪物资保障、辖区河道水位监测、政策宣传的队伍中来。

  防汛抗洪救灾期间,田炳昇每天都到红星村辖区内的排涝泵站、河堤进行水位巡查,和红星村防汛抢险应急分队的队员一起奋战在一线,风雨无阻。眼瞅着老书记拿着铁锨铲土、装编织袋,村里的年轻人坐不住了。“人多力量大”“累了你歇着,换我来”……大家用麻袋加固堤坝,共同守护家园。

  田炳昇用党员“红心”温暖“民心”。让他感动的是,在蓄滞洪区转移安置准备工作中,村民和全体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这让他们仅用5小时就完成了村里600余户、1400余人的贵重财产统计,为人员转移安置提供了有力保障。

  8月5日出现极端降雨,水位持续上涨。田炳昇接到加固子牙新河南小埝任务后,立即召集防洪抢险应急队队员,带着铁锨赶到堤坝bwin必赢官网在线登录入口上。雨水顺着田炳昇的脸往下淌,他在泥泞的道路上,装袋、扛袋补堤,一刻不停。

  “现在正是防汛最吃劲儿的阶段,是人民群众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党员干部应该跟群众在一起,凝聚信心和力量,共度风雨。”田炳昇指着胸前说,“我要对得起这枚党员徽章。”

  在泛滥肆虐的洪水面前,不仅需要众多英雄的奋勇拼搏,也需要现代科技的强力支持,小小的警用无人机就在本次防汛抗洪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8月1日,永定河武清段处于防汛的关键时期。险情就是命令、救灾刻不容缓。得知情况后,市公安局特警总队四支队四大队警务技术一级主管于德水主动向队里请缨,带上自己的好“战友”──无人机“飞侠”奔赴防汛抗洪一线,第一批次赶赴永定新河津冀交汇第一行洪区的黄花店镇邵七堤村中心位置。当日22时许,他接到指令,必须在24时之前完成汛情图像拍摄传输并撤出点位。

  此时河水水位不断上涨,大雨不停,村里全部断电,没有一点光亮。降雨和视线受阻,严重影响无人机飞行。“时间不等人!”于德水操控着无人机一次次起飞、降落,在黑暗中摸索,在雨中穿行。凭借着过硬的飞行技术,历经90分钟,终于将6个村庄周围、内部住宅街道等区域以及永定新河的泄洪水情资料上传到指挥部。

  8月3日上午,邵七堤村南面河道上游发生决口,附近部分村庄被洪水包围,于德水迅速带领无人机小组赶赴村中,对村中滞留群众进行喊话提示撤离。在他的引导下,历经1个小时,所有滞留群众安全撤离完毕。

  8月5日23时,在永定河北堤巡查时,同事偶然发现路边停放着一辆损坏的三轮车,于德水得知后,立即在周边寻找是否有群众遇到困难。在离防汛堤坝不远的草丛中,他发现了一位与亲属失散的老人。于德水通过无人机进行高空喊话,指引老人前往安全区域,最终将老人安全送到了亲属身边……

  在于德水的带领下,无人机大队全体队员全力以赴投入到防洪工作中,第一时间传回受灾地区画面,为上级决策部署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我每次去现场拍摄防汛素材,都能看到许书记在一线指挥施工。白天去,他在;晚上去,他还在。实在累得不行了,他才去汽车里睡一会儿。”天津城建集团宣传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8月6日15:40,接到对大清河南堤薄弱段加高加固的任务后,天津城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许洪智第一时间赶往静海区台头镇。

  15:50,集团抗洪工作群紧急发出调配设备的号召,一条条指令迅速传达到集团各企业负责人。16:23,第一批压路机出动。随着承担抢险任务的企业带着施工设备陆续抵达现场,大家连夜勘察施工点位、分配施工任务、制定施工方案、设计合理的运输路线……

  施工在推进,各种问题和困难接踵而至,眼看进度受到影响,许洪智决定留在现场担任总指挥。“防汛抗洪是天大的事。”许洪智的眼神分外坚定,“我们要争分夺秒地努力,抢在泄洪前完成任务!”一句质朴的话,亮出了一名老党员的底色。

  心里装着老百姓,办法总比困难多。不足4米的堤坝宽度,只能供一辆工程车通行施工,许洪智决定将堤坝分成三段,组织4家企业双向施工、多头并进;土方运距远,影响施工进度,他就主动分担土方运输任务,发动全集团力量,筹措挖掘机、运行车162台进场,协助运输土方;道路狭窄容易压车,他就合理安排现场错车、掉头路线,派专人指挥,形成土方运输回路。

  施工最初两天,需要组织协调的事情很多,许洪智超负荷运转,平均每天休息不到两个小时。集团里的同事心疼他,劝他休息,他总是说:“时间太紧急,只有盯在现场,我心里才踏实!”

  一个干部一段堤,一个党员一面旗。许洪智在洪峰浪尖之上砥砺初心、践行使命……

  在抗击洪水的最前沿,西青区水务事务中心副主任刘振亮闻“汛”而动、听令而行,始终冲在第一线,用脚步丈量河道、用匠心深耕本职,为抗洪救灾贡献一名水务老兵的力量。

  7月28日,西青区启动区级防洪三级响应,在区水务局防汛抗旱指挥部中,刘振亮是防汛抢险组、洪涝调度组副组长。在确定开展东淀蓄滞洪区围埝加固工程后,刘振亮紧急组织防汛抢险组召开动员部署会议,明确责任段、责任人,提出“施工不停,全员不退”的命令。在他的带领下,防汛抢险组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11.6公里的东淀蓄滞洪区围埝加固工程和4个堤防口门封堵工程。

  作为水务老兵,刘振亮深知洪水水情是科学研判、科学决策东淀蓄滞洪区何时启用的重要依据。每天天未亮,他就带领组员驱车向大清河上游的河北省廊坊市和我市静海区台头镇寻找洪水“水头”。他连续8天与洪水赛跑、与时间赛跑。遇有道路断交车辆无法通行,他就步行七八公里,徒步寻找。最终,在静海区台头镇与廊坊市文安县交界处及时准确找到“水头”,为推断洪水流速、研判洪水进入西青区时间提供第一手资料。

  刘振亮与河道堤防打了20多年交道,经验丰富,熟知堤防险情表现形式和处置方法。8月7日晚,巡查人员在子牙河左堤发现疑似管涌险情,收到消息他顾不得换下已经被汗水湿透的衣服,即刻赶往现场。经勘察后,他立即挽起裤腿、褪去鞋袜,第一个迈入积水片区内,沿水流方向通过“看、听、摸、踩”的方法,果断判定两处管涌出水口,迅速指导抢险队伍抢筑反滤围井。经过4个小时的连续作战,8日凌晨4时终于成功控制排除管涌险情,他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单位,而那时,他已连续坚守岗位10余日。

  7月底,受台风“杜苏芮bwin必赢官网在线登录入口”影响,距离天津150公里远的河北省涿州市遭受严重洪涝灾害。作为排水战线上的一名员,天津市排水管理事务中心机电安装维修所副所长李强第一时间带领抢险突击队员驰援涿州,守望相助,他和队员们携手同心,谱写了一曲同舟共济的壮歌。

  “支援涿州,我肯定要第一个去。我是党员,当然要冲锋在前。”李强说。8月5日,刚回到家休整的李强一早便接到单位电话,闻令而动,他简单收拾了随行衣物,迅速赶回了单位。

  一支23人组成的抢险突击队火速集结。作为抢险突击队现场救灾指挥,有20年党龄的李强临危受命。

  8月5日晚,抢险突击队一抵达涿州便直奔联合小区救灾现场。当时,整个小区断水断电,地下设施积水严重。李强和另一名队员来到地下室,准备寻找架设水泵的位置。

  “没下几层台阶,就蹚水了。不知道下面积水有多深。我在前面走,队友拿绳子在后面拽着我,一点一点往下蹚,小心翼翼找到一处较宽的台阶,架好了水泵。”李强说道。后来,积水退去,李强才知道地下室有两层,当时积水至少有5米多深。

  在涿州的救援一线,整整七天,李强和队员们每天都超负荷工作。累了就坐在路边休息,饿了就吃一口面包,困了就在折叠凳上眯一会儿。厚厚的排水作业服“皮叉子”一穿就是大半天,不仅里面的衣裤已湿透,有的大腿内侧也磨破了皮,有的脚下生了水泡,泡在水里疼痛难忍。但大家都毫无怨言。

  李强和队员们除了做好防汛抢修抢险,还积极投入到服务社区、救助灾民的工作中。停水停电,他们接力爬上28层,给一位90岁高龄独居老人送去整箱饮用水和水果等食物。

  在没过膝盖的积水中采访,在狭窄泥泞的大堤上记录──这是2023年8月,天津广播新闻部记者吴昱滨在抗洪救灾一线时的真实写照。

  这个夏天,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海河流域发生1963年以来最大洪水。作为一名专职跑水务口的记者,当洪水即将袭来、百姓转移之时,吴昱滨选择出征,第一时间出现在抗洪抢险第一线。

  位于武清区的邵七堤村是永定河流经天津后的第一个村,也是永定河泛区天津区域最早被洪水淹泡的村庄。为了采集第一手信息,吴昱滨和同事先后两次入村采访。“行进在没过膝盖的水中,能明显感觉到洪水下泄过程中带来的冲击力。”吴昱滨介绍说,当时,入村的道路完全被洪水淹没,“我们只能通过树木和路灯进行定位,依靠第一次入村的记忆前进。”由于长时间泡在水中,他们不仅要忍受蚊虫的叮咬,腿上还有多处被树枝和硬物划伤。“老百姓转移了,我们就是他们的眼睛,我们要告诉大家这里真实的样子。”

  那一天,凭借着顽强的毅力,涉水行走近三个小时,两人终于进入村庄,拍摄了大量现场照片和视频,并采访了武清区消防人员和邵七堤村的留守干部。采访结束后,他们克服身体的疲惫,马上整理素材,完成了新媒体特稿和广播录音特写。

  位于天津南部的大清河,是天津境内另一条主要行洪河道,水位始终保持在高位运行,防洪压力很大。8月10日,吴昱滨和同事赶到直面洪水的茁头排干渠西侧大堤。那一天,两人在泥泞狭窄的堤岸上往返近10公里,完成了一系列采访,掌握了最新的洪水态势。

  在洪水的考验面前,吴昱滨始终坚守在防洪采访第一线,践行着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曹金亮的同事都知道,抗洪抢险的活儿是他“抢”来的。2023年8月10日,得知要组建抗洪抢险突击队赶赴静海区,天津城投集团重大项目管理部总经理曹金亮主动请缨:“重大项目部去最合适,我们做工程的处理现场各种情况经验多。”

  曹金亮第一时间选拔专业骨干力量200余人组建抗洪抢险攻坚队,并主动向集团党委请命担任队长。

  作为一名“老工程人”,曹金亮清楚地知道,想打赢攻坚战,一定要做好保障工作。从启动热备以来,曹金亮就一直忙碌着,紧急联系采购储备防汛物资,安排热备运输车辆,配备救生衣、长筒雨靴、安全帽、铁锨、手电筒,还准备了防蚊剂、外伤药品等。

  出发时,同事嘱咐他:“老曹,注意身体啊!”他笑着说:“放心吧,我们‘60后’绝不输给‘00后’!”

  “险情不除我们不走”。在前往静海区台头镇的路上,曹金亮给突击队员们讲上级要求、讲工作纪律、讲抢险要领,充分调动起大家的抢险斗志。

  到达台头镇革命桥后,曹金亮带头投入抢险工作,装沙袋、固堤坝,完成好盯防和应急抢险工作。深夜,队员们担心58岁的他身体扛不住,每次劝他靠着沙袋“眯一会儿”,都被他拒绝了。他说:“这波洪水太急太险,咱不眠不休也要完成好抢险任务。”

  天蒙蒙亮时,上级通知大清河堤坝洪水渗漏。曹金亮又迅速带着队员赶到现场,观测后制定了“挖积水坑实施引流排水”的方案,带领队员一铁锨一铁锨地挖排水沟,不到一小时就挖出一个深70厘米、面积10平方米左右的积水坑。“这样一来,一旦洪水渗漏即可流入积水坑,用水泵及时抽走积水坑中的水,有效避免周边农田遭受损失……”曹金亮说。